政治法律

  • 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视阈中城市治理主体建构改革刍议

    刘伟;

    在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视阈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深度解剖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城市治理主体建构模式在理论上的异同点与优缺点,在实践上的经验与教训。以西方治理理论的话题体系和机制模式为切入口,利用对比论证分析方法,通过对于西方城市治理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技术方法的嵌入式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做出新的甄别与启示。利用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性的立场对西方治理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结合中国城市治理面临的现实挑战,应用实践的效果,归纳出党群关系、政府角色塑造和治理成效的监督与评估三个着力点,提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城市治理主体建构的方法论指导。

    2020年01期 v.39;No.176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 “对物诉讼”制度之历史变迁及其对我国立法启示

    徐峰;

    我国《海商法》与《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制定借鉴了国际公约的立法模式,间接承认了"对物诉讼"与"船舶负责"的理念,这不仅与民法规定相悖,而且给审判实务带来了一定困扰。回顾"对物诉讼"的发展历史,早期英国法院的案件审判受"船舶拟人化"理论影响,之后该理论落实到成文法中,深受海事请求人青睐。但上世纪80年代之后,该理论受到了挑战,相关案例证明"对物诉讼"的实质就是"对人诉讼",形成了"程序性理论",这一点在司法实践中也被加以确立。我国相关法律的修改应遵循这种历史流变,在坚持"对人诉讼"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制度作出改进。

    2020年01期 v.39;No.176 14-2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 隐私权保护视域下技术侦查的限制使用

    潘照东;

    技术侦查措施是侦查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具有司法性的公权力,其所可能侵犯到的隐私权的风险,显然也应当归之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随着人权意识的逐渐觉醒,隐私权的价值意义也日益显著。但技术侦查措施具有适用对象特定、技术支持强大、隐蔽性强等特点,使得在技术侦查过程中涉及社会效益和个人隐私权益的矛盾更加突出。基于隐私权保护之考虑,技术侦查的使用应以个案法益原则为主,依照利益冲突的类型及发生的场景,综合衡量有关因素。

    2020年01期 v.39;No.176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历史文化

  • 颜元南游中州活动及其影响

    赵国权;张晨;

    颜元在完成从喜好"陆王心学"、推崇"程朱理学"到最后坚定"实学"的思想转变后,开始走出书斋,广交天下名士。他南下游学中州,足迹遍及安阳、开封等十多个地市县,时长七个多月。期间他与名士论学取友,宣传自己的学术观点抨击理学家空说心性,这次游学活动对其实学思想的构建及成熟、学术地位的奠定以及改变社会上不良学风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0年01期 v.39;No.176 2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 《管子》“九惠之教”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王义忠;

    "九惠之教"是《管子·入国》篇的主要思想,是古代中国伦理道德的直接体现。国家将敬养老人列为既定义务,将养恤孤幼儿作为明确职责,将"合独""接绝"视为一种责任,将"养疾""问疾"作为专项工作,将"通穷""振困"当作重要任务。这些爱民之道的实施,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鉴价值与实践意义。

    2020年01期 v.39;No.176 41-4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 “弱种意识”与五四时期体育强国梦考述

    侯培和;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当时的中国人最急迫的历史任务就是如何抵御外侮,本质上是如何自强的问题。及至清末,随着国人弱种意识的产生,弱种形象亦开始被构建与传播,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东亚病夫""东亚病夫国"等蔑称。在"弱种意识"的刺激下,有识之士产生了体育强国的信念,因此,五四时期青年人的"自强"不仅仅是精神的解放,更是身体的革命。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使体育强国意识由思想变为实践,推动了近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2020年01期 v.39;No.176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9K]
  • 从阿云案看宋代自首制度的运作

    王玉珠;

    阿云案作为轰动北宋朝野的一起刑事案件,引发了朝廷的高度关注与持久争论。该案的审理贯穿于宋神宗在位时期,历时十七年方尘埃落定。官方对此案争论的焦点是阿云案是否符合"按问欲举"条款、是否适用自首减免刑罚的规定,由此产生"谋杀减二等"和"绞刑"的分歧。在阿云案的审理中,宋神宗多次主持讨论,颁布四道敕令,最终"以谋杀减二等论"的刑罚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这体现出宋代自首制度在运作中敕优于律的特点以及最高统治者的意志对自首制度运作的决定性影响。

    2020年01期 v.39;No.176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2K]

文学语言

  • 《四库全书》中“永乐大典本”宋文重出误收原因考

    史广超;

    文渊阁本《四库全书》收录宋人别集言明为"永乐大典本"者达128种,载文者有111种,存在误收文者67种,近400篇次。分析这些篇目,其致误原因包括《永乐大典》特殊体例、《永乐大典》校勘缺憾及四库馆臣编纂不谨等三方面。发抉这一重出误收规律,为《永乐大典》诗文文献辑佚和整理提供借鉴。

    2020年01期 v.39;No.176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8K]
  • 《双面君王》与历史真实中明清易代之际的“异域之眼”

    侯捷飞;

    《双面君王》围绕"双面"线索与君王身份展开影像叙述,由"双面"母体主题衍生出君民、善恶、虚实等一系列互应性子元素,在矛盾冲突间呈现出深刻的哲学思考,加强影片的文化张力。影片叙事策略与细节透露出历史真实下明清易代之际朝鲜李氏王朝从"尊明"到"思明"的思想转变。汉文化异域在接受中华文明的同时,根据现实调整自我伦理形态,从而对中国产生"华夷互换"认识的心态调整与立场转换。

    2020年01期 v.39;No.176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4K]

读书随想

  • 智慧与法律,谁更聪明?(上)——《埃及神话故事》中故事性修辞的逻辑分析

    董小英;

    从埃及神话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埃及人从相信神,到开始怀疑神的过程,而且更多地关注的不是神的故事,而是民间人的故事。在与欧洲文化和中国文化中的民间故事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物性母题和情节性母题都来自埃及。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民间的故事讲得更多的是法律问题,故事多是案子,展示给我们的是法官或法老如何判案。在此叙事中可以看到埃及人的法律意识逐渐清醒。

    2020年01期 v.39;No.176 7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5K]

教育教学

  • 国际化视野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材料类研究生为例

    郭晓琴;关莉;张锐;

    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是研究生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探索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在分析我国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建立培养体系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打造科研平台促进学科快速发展,开展国际交流接轨国际前沿领域三个层面以及导师与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硕连读(本科阶段)三个阶段,探索了材料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2020年01期 v.39;No.176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8K]
  • 从学业评价指标分析“重要他人”对大学生学业质量的影响

    田晨;

    文章以学业评价指标为框架,重点研究"重要他人"对大学生学业质量的影响。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知,从学业不同阶段的全面评价指标来看,重要他人对大学生学业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根据重要他人对大学生学业质量的影响程度,排位依次为父母、其他家人、老师、同学、朋友、偶像;重要他人对于不同背景的学生的影响程度存在细微差异;在学业不同阶段的影响值有所不同。通过研究分析,明确了"重要他人"的教育意义,从而可以充分利用评价体系的功能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进而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2020年01期 v.39;No.176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