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论特质、价值意蕴

    蒋桂芳;张倩倩;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它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作为“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不仅内蕴党的文化领导权、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文化建设的方向原则、文化传承发展的方法路径等核心内容,也彰显着政治性、系统性、“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性和创新性等理论品格,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从理论层面来说,它传承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进程;从实践层面来说,它绘就文化发展新蓝图,指明了文化强国建设的部署要求;从世界层面来说,它坚持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统一,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2025年03期 v.44;No.20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 深圳特区精神的历史演进、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郭国祥;王志兰;刘懿;

    深圳特区精神是深圳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精神品质,其内涵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新时代新征程,加强深圳特区精神的研究与弘扬,是建立先行示范区的精神指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动力,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精神武器。

    2025年03期 v.44;No.208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 抗战胜利后豫北新乡地区教育复员述评

    苏全有;李飞涛;

    抗战胜利后,教育事业百废待兴,在国民政府积极筹划善后教育复员并出台相关制度法规的时代背景下,豫北新乡地区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一些教育复员手段,主要为学校教育复员、社会教育复员、推行国教、清理教育款产、推进师范运动周。一方面,通过在学校教育中筹划校址,社会教育中成立社教机构与组织,成立保国民学校推行国教等完善了豫北新乡各县基础教育设施。另一方面,其还着意加强对学生及社会民众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党化思想训导,如对教师的检定、学生的训练与甄审及推进师范教育运动周等,折射出了豫北新乡地区教育当局力图控制教育发展方向,以达到储备人才的目的。

    2025年03期 v.44;No.208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 越南视角:中国抗战经验世界意义的新认知

    王武;

    统一战线、人民战争、游击战术、根据地建设等是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在中国成功实践并取得重大胜利,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许多弱小国家和民族对其进行学习、借鉴,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在越南的体现尤为明显。中国的抗战经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生动诠释,是弱国战胜强敌的正确指导方针。其创造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不仅丰富了人类军事史、政治史和反殖民斗争史,还鼓舞并指导了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具有显著的世界意义,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又一突出贡献。

    2025年03期 v.44;No.208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 近十年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出版业研究述评

    訾明慧;张语家;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出版业处于党在各个区域公开开展出版工作的重要历史阶段,其组织机构建设也日益完善。近十年来相关研究成果颇丰,整体可分为两种研究方向:专门类和综合类。前者聚焦于党报党刊领域,研究内容涵盖抗战动员、理论传播、读者服务、报刊运营、报刊特点比较以及民族问题等方面;后者主要涉及出版史、新闻史、红色图书以及出版人物等方面。现有研究尚存在覆盖面较窄、跨学科方法运用欠缺、史料挖掘深度有限等问题,亟须多维度拓展与夯实学术基础。深化该领域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界系统总结历史经验,更能以宏阔的学术视野回应现实需求,把握学科前沿,推动抗战出版史研究体系化发展。

    2025年03期 v.44;No.208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 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共产党抗战动员的策略及成效

    王成功;哈战荣;

    在面临日本全面侵华的危急形势下,动员民众抗日,事关中华民族的存亡与前途。为了唤起民众的救国意识,中国共产党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动员举措:进行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以保障民众权利,建立群众团体组织以整合农村力量,出版抗日宣传刊物以传播抗战声音,开展抗战教育以普及战争知识,提出抗战标语口号以激发民众斗志。这些动员举措获得了民众的极大政治认同,不仅为抗战胜利积蓄了人力资源,发展壮大了自身力量,还减轻了前线的物质压力,为战略相持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抗战动员的宝贵经验,如以清晰的目标指引方向、以完备的体系支撑抗战动员行动、以坚定的人民立场捍卫抗战动员实质等,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5年03期 v.44;No.208 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法律

  • 内地与香港跨境破产协助机制的困境与解决路径——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

    余贺伟;孙瑶;

    当前,内地与香港经济融合不断深入,跨境企业交往日益频繁,与此同时,跨境破产案件也呈增长趋势。实践中,内地与香港在跨境破产协助机制的运行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律规则衔接不畅、管辖权协调困难、VIE架构在破产认定中与COMI规则存在冲突,以及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不完善,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制定更高层级的法律法规或签订双边协议安排,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香港高等法院联合出台法律框架,加强司法解释与指导;建立平行破产程序制度,明确COMI认定标准和VIE架构的处理规则;灵活运用互惠原则,完善相关立法;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交流。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完善跨境破产协助机制,保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两地经济健康发展。

    2025年03期 v.44;No.208 42-5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 社交电商纠纷解决的“枫桥路径”

    吕雷政;郭友旭;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社交电商平台凭借其社交属性优势从传统电商平台中脱颖而出。然而,当前社交电商平台的纠纷解决机制仍沿用传统模式,忽视了关系维护和社会化协作,从而导致用户黏性下降,平台生态稳定性面临挑战。“枫桥经验”的核心在于构建“预防—调解—处置”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同时也为社交电商纠纷解决机制创新提供了理论启示。基于此,借鉴“枫桥经验”的群众路线机制,试图构建“商家自治—联盟调解—平台协同”的三级分层治理体系,旨在优化社交电商平台的纠纷解决机制。

    2025年03期 v.44;No.208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经济·管理

  • 知识型零工融入开放式创新的平台组织机制研究——基于某研究机构的纵向案例分析

    赵颖;

    围绕阶段性研发项目开展工作的知识型零工是开放式创新的核心,其与客户企业及平台组织之间的有效连接机制是影响开放式创新有效性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某研究机构、有先进制造需求的客户企业以及知识型零工间组织关系的案例研究发现,知识型零工融入开放式创新的组织方式主要有两方面影响因素:一是创新项目任务的模糊性,二是对客户企业的战略性作用。模糊性高、战略作用强的项目对平台组织的人才和项目经营水平要求较高,平台通过层级和信念体系将知识型人才与项目紧密连接,知识型零工依赖平台的整合功能参与开放式创新;当任务明确、战略作用小时,平台组织采取人才中介市场的模式最有效,知识型零工按照技术市场的精确匹配规则参与开放式创新。案例分析为知识型零工、开放式创新以及平台组织研究提供了结合点和分析视角,为人才、科研平台的经营管理提供实践支持。

    2025年03期 v.44;No.208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 气候转型风险对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基于流动性视角的实证分析

    李鹏;耿一楠;郜建民;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搁浅资产增加导致银行面临的气候转型风险不断增大,并可能通过银行流动性导致不良贷款率攀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构建搁浅资产组合,测度银行气候转型风险,从流动性角度实证考察气候转型风险对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气候转型风险会造成银行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下降,削减特定行业信贷,进而提高不良贷款率。(2)气候转型风险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会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银行ESG表现的提升而缓解。(3)气候转型风险对不良贷款率的冲击对于地处华北、中南和西部地区的银行更为明显,资本充足率越高和资产规模越大的银行对冲击的缓释能力越强。

    2025年03期 v.44;No.208 6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国防专利价值实现风险及治理

    郭永辉;陈薪宇;

    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和WBS模型,分析了国防专利价值实现的流程及内容,认为其价值实现和实现风险涉及国防专利申请、审查、授权、定密、解密、转化应用等活动。针对这些风险,提出建立专利申请单轨制、规范审查标准、规定专利产权多元化、细化定密和解密制度、建立转化平台和激励机制等治理策略,以最大化国防专利价值。

    2025年03期 v.44;No.208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文学·历史

  • 论柯平《中国目录学史》的学术创新与维度突破

    刘旭青;杜雨婷;魏子曦;

    中国目录学的发展史,折射出中国学术思想的演进轨迹。柯平教授《中国目录学史》的出版不仅是对传统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思考。本书对目录学的起源进行了再定义,以更为科学和系统的方式重构了目录学的分期与发展脉络。同时,以创新性研究维度展现出目录学史书写的新范式,在纵横双重视域下对目录学思想进行深入探析,引入“学术文化—发展流变—思想脉络”的三维互释框架,深刻揭示了目录学与学术文化、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目录学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03期 v.44;No.208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 当代法国文学中的文化认同与身份构建

    刘晓端;

    当代法国文学通过对移民、种族、性别与城乡对立等主题的描写,呈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身份的建构与重塑过程。基于斯图亚特·霍尔的身份构建理论、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及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分析了移民文学与后殖民文学中身份的动态性、多重性及其矛盾,选取《局外人》《沙漠》《情人》等法国文学经典文本,揭示不同群体在法国社会中的文化冲突与认同困境,尤其在种族偏见、性别压迫、城乡差异等具体场景下的表现。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当代法国文学不仅反映了身份危机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影响,还通过其批判性叙事推动了文化政策的多元化与包容性改革,同时提供了理解文化认同在现代社会中的复杂动态的独特视角。

    2025年03期 v.44;No.208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中华传统美德根源探析

    胡曾胜;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中华传统美德所赖以形成的社会实践根源于中国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实践,中华传统美德所赖以形成的思想文化根源于以《周易》《道德经》为代表的经、史、子、集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调适的过程,正是人民群众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与变革社会关系的政治实践以及精神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形成的。

    2025年03期 v.44;No.208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 “辰在斗柄,星在天鼋”发微——兼论古文献中的“五纪”系统

    张东;

    《国语·周语》所载伶州鸠论武王伐纣天象中有“辰在斗柄,星在天鼋”一则,其中“辰”与“星”之释义,不宜囿于旧解,即“日月之会”与“水星”之说,而应分别理解为“大火”与“参星”。原句旨在描绘:大火星悬于斗柄之位,参星显耀于天鼋之域。伶州鸠提及此二星象,实含天命更迭、商周鼎革之隐喻,并非天文观测实录。《管子·四时》中的西方之“辰”与东方之“星”,亦应解读为“大火”与“参星”。清华简《五纪》述有“日月星辰岁”五纪,其中“辰”“星”则分别指“十二辰”与“二十八宿”,有别于《周语》的“五纪”,产生时代稍晚。《尚书·洪范》另记有“岁、日、月、星辰、历数”的“五纪”体系,其时代应更为久远,可视作其他“五纪”以及“五方”系统之滥觞。

    2025年03期 v.44;No.208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