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庞乃明;
荷兰是新航路开辟后与明代中国直接交往的第三个欧洲国家。明朝万历时期,荷兰人首航中国,其间四次进入广东、福建沿海,希望与中国建立更加直接的贸易关系。因为荷兰殖民者武力进犯澳门,肆意侵占澎湖列岛,晚明中国人目睹或强烈感受到“红毛夷”的坚船利炮和贸易决心,对他们形成以负面为主的最初认知。在此认知基础上,万历朝野特别是福建方面密集讨论对荷政策和措施,通过对形势的认真评估与利弊的全面权衡,福建方面最终出台暂不开放和不用武力的应对方案,明朝最初之对荷方略大体确定下来。万历时期之对荷认知是明人荷兰观形成的第一阶段,其间凝聚的对荷共识以及由此引领的对荷外交方略,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中荷关系的发展演变具有特殊意义。
2025年01期 v.44;No.206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 苏全有;李飞涛;
抗日战争前夕及初期,豫北新乡地区各县的教育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鉴于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的差异,各县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总体来讲,学校教育普遍优于社会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尤其是新乡地区沦陷之后,大部分县份的学校教育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不少县份只得采取临时措施来救济流亡失学青年。为加强对当地人民的控制,日伪纷纷成立新民社会教育机构,将其作为进行奴化宣传的喉舌。这些机构进行有利于日伪的奴化教育,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对此,各县教育当局极少能够展开有力的反击,只能通过派员打入伪校、创办报刊、设立补习班以及民众夜校等手段,来启迪民智,对成人教育进行补救。在日伪奴化教育思想泛滥之时,新乡地区部分县份的教育当局以爱国主义为利器,通过印发宣传品、派遣忠诚师资控制伪校、成立宣传巡回队以及纠正奴化教材等手段,展开了防范日伪奴化教育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5年01期 v.44;No.206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 王薇;任同芹;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走私猖獗,呈现出路线庞杂、参与者众多、走私物品种类繁多等特点,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有效应对走私,广东省在1949年至1951年期间,积极探索并优化反走私政策,包括制定相关法律和加强缉私检查。到了1952年至1956年,反走私政策覆盖面更广,广东海关抓住货运、旅检两个缉私重点,开展群众动员、优化缉私策略,反走私成效显著。1949年至1956年间,广东省反走私政策不仅有效遏制了走私活动,还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依靠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智慧与策略。
2025年01期 v.44;No.206 63-6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 张宇;张乾坤;
在20世纪60年代对历史剧的批评中,何其芳始终秉持着“古为今用”的观点,即在对作品人物进行阶级分析的前提下,利用历史题材为人民群众的现实斗争服务;在符合历史真实,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进行艺术虚构,使作品既真实又具有艺术感染力。这一观点的形成,一方面是何其芳个人思想和艺术追求的转变,另一方面是时代背景与文艺政策的规约。何其芳早期的戏剧创作与其戏剧批评所持观点具有较大的差异,体现出唯美主义向革命现实主义的转变。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是何其芳对自己的文学观进行反思与改造的转折点。
2025年01期 v.44;No.206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 周九常;蔡怡苗;
“文化养老服务”是相对于“物质供给式养老”的一种新型养老服务理念,是以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和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健康快乐为目标,以提升老年人文化生活品质、满足其精神需求为指向的养老服务方式。图书馆在文化养老服务中具有社会环境友好、信息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优势等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比如社会认知及参与度不足、资源有限与服务需求不匹配、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数智时代脱节等问题。在设定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出由主体、资源、形式、对象、重点和目标(效果)六大要素关联为一体的图书馆文化养老服务模式。最后,对安徽省图书馆的文化养老服务进行案例分析。
2025年01期 v.44;No.206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 陈明红;陈迎;
档案工作助推乡村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必然性议题,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下的必需性路径,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为深远的使命。在新时代、新阶段和新要求下,以应然性视角提出“走得稳”机制构建、“走得远”对应策略和“走得深”路径优化。通过乡村档案工作的发展历程梳理,以及勾画时代、实践、创新三个层面体现多维价值版图,对档案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精准把握。深入案例分析,详细阐述“1+2+3+N”“村档乡管”“喜德模式”档案系统、数字档案体系建设、“档案+治理”双向驱动等档案工作模式,丰富档案工作实践内涵和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进而构建出信息收集与整合、资源共享与运用、服务支持乡村治理、人才组织保障、多元主体参与和技术创新等全面系统地档案工作机制。最后提出搭建“智慧档案”云平台、实施“档案+文化”战略、推进档案工作与乡村产业融合、加强档案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档案工作创新服务模式等一系列的优化路径。
2025年01期 v.44;No.206 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